亦思亦行作文800字
更新时间:2022/9/4 8:14:00   移动版

  有人说,做事要三思而后行,先思危,再思退,后思变。我想,“三思”是可取的,但不可无限放大,亦思亦行最重要。(开门见山,简洁有力。)

  作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圣人之言,“三思而后行”告诫我们做事不可鲁莽,要经过思量再采取行动。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不经思量就采取行动往往会失败。无疑,“三思”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行动者达到自己的预期。“思危”是考量事件中隐藏的风险,“思退”是思考不做此事会带来的影响,“思变”则是思考变通之法。此“三思”都是对自己即将采取的行动进行估量,意在规避风险,以周全之策应对将来之事。多方面、多角度的预测、演算和判断的确会为胜利增加一些筹码,增加了“天时”“地利”“人和”都占据的可能性。(阐释概念,辨析和说理结合,厘清概念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理性的思辨。)

  虽然“三思”看似让我们掌握了看清事物细节的放大镜,又让我们拥有了纵览事物全貌的望远镜,但若过分信赖“三思”的作用,我们就会戴上康德所说的“玫瑰色眼镜”———如果“三思”后定能成功的逻辑可以加诸万事,那么拿破仑的滑铁卢之战经过了那么多人的“三思”,又怎么会失败呢?可见,“三思而后行”并不意味着必然成功,只是对多数事件的经验进行归纳而得出的结论。众所周知,归纳法天生具有缺陷,它无法保证结论一定正确。(指出“‘三思而后行’并不意味着必然成功”,让人警醒,对归纳法的否定又使论证步步深入。)

  与“三思而后行”一言齐名的还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古代保守稳定的小农社会尚且无法避免不可控事件的发生,何况如今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呢?“三思”不一定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还有可能让繁杂的思绪影响做事的效率。我们不如选择少思而行,且思且行,减少行动前对于成败胜率的考虑,最大限度地听从内心的诉求。换言之,我们的行动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不能任由“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当我们削減由自己繁杂思绪造成的无谓忧虑,那些隐藏在众多“瞻前”之下的本真才会不断发出呼唤。正如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一辈子汲汲营营、想要跻身上流社会的经理在逃亡的危急关头向追杀者坠崖的方向静默了三秒,那一刻,他或许没有想任何事情,只是遵从了本心。(联系当下,强调“少思而行,且思且行”的必要性。)

  很多时候,“三思”是可取的,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但适当的少思同样可取,这是出于生活的需要。我们也不应只是先思后行,行而后思不该被遗忘,且思且行更重要。在每一段生活经历中,我们都应像黑格尔笔下“密涅瓦的猫头鹰”一样,时时深刻而平静地回望反思,让行动催生思考,再让思考指导行动。(对文章论点进行补充和重申。)

  愿你我的猫头鹰清醒于晨时,飞行于黄昏。(美好的愿景,引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