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到了教语文的赵老师。
她的课堂大多是风趣幽默的。无论讲什么课,赵老师总是口若悬河。初一开学,讲第一课朱自清的《春》时,她就乐此不疲地讲了八天,引经据典,推敲词句……这八天的学习像是赵老师赠予我们的春游门票,在这段行程中我们既对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她也携我们体味了春日的惬意。现在回想起来,这是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再美好不过的开端。
这种有趣的授课方式在文言文的学习中也多有体现,比如讲《邹忌讽齐王纳谏》时,赵老师采用了课本剧的方式让我们对人物形象烂熟于心。而这种讲课模式也成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语文课逸事”。在这三年的语文学习中,这些奇招不算稀有。
我循着香甜和温暖翻看着一个个“暖色课堂”,随即嗅到了奶油和水果的味道。那是去年11月28日,班上两位同学过生日,赵老师在讲台为大家准备着盘、叉和蛋糕,教室里回荡着大家合唱的生日快乐歌。
蛋糕还未吃,大家心中的爱意和暖流早已涌上心头。这是我们毕业前的最后一次生日会,占用了大半节语文课的时间。到讲台上领取蛋糕的同学们彬彬有礼,想到三年前初入校园时他们的活泼好动,我不由得想到三年中那些除了传授知识,还教我们做人道理的语文课。
上学期,《论教养》那堂课让我印象尤为深刻。那天,赵老师一改平日的温和态度,一脸严肃。她让我们轮流读《论教养》,然后举出实例让我们分析。那些实例,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美事”,也有我们的种种“不文明”行为。什么是有教养的表现,在作者利哈乔夫的笔下和老师抑扬顿挫的声音中清晰可辨。
“無须背诵太多格言警句,只须记住一条———必须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别人。如果你懂得了这点,风度就会自动来到你身边……”赵老师语言犀利,字字珠玑,掷地有声,让我明白了教养的重要性。那日,她言语之尖锐、态度之严肃,非平日所及。
初中三年欢乐多多,而赵老师语重心长的耐心引导深深印在我的记忆中。
下课铃声响起,我抬眼望了望黑板上统计的在校天数,一种说不上来的失落袭上心头。我看见了赵老师脸上的无奈与遗憾,我对自己曾经在语文课上的敷衍和懒散深感歉疚。
感恩老师,感谢每次语文课上与您的“遇见”!
教师点评
作者由“语文课上”这个题目为线索,回忆与语文课有关的三件事:一是老师新颖的教学方式,二是课堂上老师给学生过生日,三是老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怎样做人,全方面表现老师的性格和教学特点。几件事分别体现了老师教学水平之高、师生关系之和谐和老师的爱生之心,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对老师的理解和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