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就是一道小口子吗?过几天就好了,哪至于这么兴师动众?”我撇撇嘴,不满母亲的大惊小怪。
母亲没有应声,也没有抬头,继续着手中的“工作”。白色药膏在母亲手指肚的“圆周运动”下,一点点渗入有点发红的伤口处,略带清香的药味在屋里氤氲开来。
“我会注意的,没有下次了。”我放缓语调打着保证。母亲依然没抬头,也没回应,只是紧紧地攥着我受伤的那只手。她轻叹一声,这安静终于被打破。母亲轻柔地抚摸着我的手,仿佛那聲轻叹是在惋惜一双细嫩的手因那道丑陋的口子而缺失了美感。其实,也只不过是被路边的荆棘划破皮肤而已。
可是,抚摸我的,是怎样的一双手啊!臃肿、粗糙、沧桑,还布满了老茧。陈年旧事瞬间被这双手唤醒。
“把手伸直,说!为什么没写完作业?”严厉中夹杂着一丝气愤。我怯怯地伸直双手,忐忑地等待着“暴风骤雨”的来临。转眼间,小手被大手重重一击,只留下蔓延至手指的酸麻和迅速涨红的掌面。之后,她只留给我一个匆匆而去的背影。
母亲抱着一大堆柴火艰难地走进屋,弯腰放下柴火,接着扑打落在衣服上的尘土和零星的柴火屑,再把长长的柴火折成一段段好燃的短棍儿。“啪嗒”打火机的声音响起,火焰映红了她粗糙的大手。锅里发出“咕嘟咕嘟”的声响,她站起身,又去拌鸡食。她拿起小木棍,麻利地将剩菜剩饭和菜叶搅和在一起,边往外走边敲着盆沿儿。鸡雏们发疯一般飞跑到她身边,“咯咯”地唱起欢快的歌。我等啊等,终于等到她把所有的杂活都忙完,希望她能瞅我一眼。但是没有,甚至连瞥一眼都不存在。我终于体悟到了自己的错处,但仍倔强地不肯认错。她也一直沉默着,像极了现在这静谧的时刻。
思绪飘回到现在。我反手握住她的手,慢慢地摩挲着。有些硬,还有些硌手。纹路一条又一条,弯弯曲曲,蚯蚓似的,很清晰。当我触到她的虎口处时,心里不禁一震。那厚厚的茧子,经历了多少磨破结痂的反复啊!我抿了抿嘴,知道无论怎样,都无法挽回这双手的青春了。母亲望着我的眼睛,我也望着她。我没撒手,她也没有把手抽回去。
名师点评
文章亮点如下:
第一,角度新颖,情感真挚。作文中既有“母亲的手”也有“我”的手。两双“手”的故事交织,更体现母亲对“我”的细心呵护,而“我”也懂得了母亲的爱,心存感激。尤其是对“我”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表达出母亲和“我”之间的深情,令读者产生情感共鸣。
第二,注重细节,画面突出。文中有很多细节描写,比如“母亲抱着一大堆柴火艰难地进屋,弯腰放下,接着扑打落在衣服上的尘土和零星的柴火屑”“我抿了抿嘴”等,画面感很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