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大佛作文600字
更新时间:2023/10/11 20:46:00   移动版

  “晋宋开山天台门户,齐梁造像越国敦煌。”在浙江省新昌县南明山,坐落着一座寺院,名为“大佛寺”。寺中有一尊石弥勒佛,雕凿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

  魏晋南北朝时,全国上下信奉佛教,各地兴建寺院,供养僧佛,因此也就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慨叹。根据记载,南朝齐永明四年(486年),高僧僧护云游到新昌县南明山时,为这方山水折服,立下“原造弥勒,敬拟千尺”的宏愿。此后,他筑庐而居,花了十年时间募集资金,依山浅凿浮雕式的面部轮廓后圆寂。其徒弟僧俶继续雕凿,后因工程量大、资金不足暂时停工。南朝梁天监六年(507年),梁武帝和建安王萧伟鼎力资助,并派遣高僧兼造像大师僧佑主持续凿工程。天监十五年(516年),石彌勒佛得以完工,世称“三生圣迹”。

  建成后的石弥勒佛,佛像雕刻精细,线条飘逸流畅,隐藏在山岩之中,岩是佛,佛是岩,可以说是造像史上的奇迹。大佛盘膝而坐,端庄慈祥,秀骨清相,身高13.74米,耳长2.8米,口宽1.28米,两膝相距10.6米,手掌摊开,手心向上,放在膝间,掌心可放下一张八仙桌,两只手掌心可容纳10多个人。

  佛像各部分的比例运用了透视原理,头部特意放大,头高4.87米。按理,头部的高度达到了整个佛像的近三分之一,存在比例失调的问题,但是你抬头观瞻时,因为视觉差,发现不了任何异样,反而觉得很协调。

  佛像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当你抬头看向他时,无论你是站在大殿左侧、中间还是右侧,大佛的目光一直都跟你的目光对视。据说,这尊佛像并没有眼珠,而是凿成两个深深的洞穴。不管你在他身前哪一个角度站立,你都会感觉大佛的眼珠在眼眶里转动,并且一直注视着你,这都是古人的智慧。

  经过战乱和岁月的洗礼,石弥勒佛像成为中国南方早期石窟造像仅存的伟迹,比乐山大佛早200多年,被称为“江南第一大佛”,与敦煌、云冈、龙门石窟的大佛有同样的历史价值。

  《文心雕龙》作者,南朝大文学家刘勰赞叹它为“旷代之鸿作”。石弥勒佛不仅是一尊佛像,也是一座文物,是佛教文化的代表,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点评

  作者开篇以时间为序,介绍了石弥勒佛的历史变迁,并结合空间方位顺序介绍了佛像的基本构造,说明精练准确,使读者对石弥勒佛有了清晰的认知。在说明过程中,能灵活运用列数字、作比较、摹状貌、巧引用的说明方法,且能将佛像与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合起来,凸显“江南第一大佛”的人文性。文章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生动,情感表达真挚,是一篇文质兼优的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