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灰色的石板路,古朴的木质建筑,屋檐下的小店铺,还有那窄窄的人行道,那条小巷子仍旧是老样子。
外婆的家就在这条小巷里,我儿时许多快乐的时光就在这里度过。小巷里的故事,别有一番风味。
春风起,小沙粒在小巷中乱飞,随后细细的春雨密密地落下来。这个时候,小巷里的许多人家都会走出家门,站在屋檐下感受春风细雨。我与外婆也会拿个马扎坐在家门口。风儿在我们身边旋转,风的声音像是在巷子里奏响的轻音乐,舒缓优雅,又和着檐下滴落的春雨“滴答滴答——滴答滴答——”,让人听得入迷。
夏天到了,巷子里很闷热。这让我心烦意乱。傍晚时分的一场及时雨将暑热消散。雨水积在屋顶。屋檐下,水滴像音符一样迫不及待地落下来,很快便在各家的屋前形成了一个小水潭,我穿上雨衣、水鞋,在水潭里跳来跳去,踩得水花四溅。而外婆并不阻挠,只是微笑地站在房檐下看着我嬉戏、玩耍。
秋天,是巷子里人家最开心的时候。田里的稻谷都成熟了,有的亭亭玉立,有的气宇轩昂,高山上特有的小秋笋也争先恐后地冒出头来,各种小果子也都可以采摘了。巷子里人来人往,热闹极了,每次都可以满载而归,收获的喜悦挂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我总爱跟着外婆去收稻子,摸着那一颗颗饱满结实的稻粒,成就感满满。蔚蓝的天空下,金黄的稻穗随风涌动,你挨着我,我碰着你,沙沙作响的声音是秋天送给辛苦劳作一年的人们的交响曲。
冬天到了,一场雪悄悄地落下来。雪夜静悄悄,偶能听到枯树枝被压断的声音。雪后的清晨,我在小院里的积雪上留下第一串脚印,脚下嘎吱作响。我欢快地在老屋前堆了一个雪人,为他戴上帽子插上木棍,让他成为守卫家园的哨兵。
春去秋来,我在这个小巷里度过了好几个年头。后来去外地求学,接下来的几年,我再也没有回到这里。
今年,我又一次回到这个地方。
我的外婆,一如记忆中那般慈祥温柔,只是鬓角的白发多了。她说她经常会坐在屋檐下等我回来。我满是内疚,向她保证,以后一定常回来看她。
我撑着伞在巷子里走走停停,努力找寻儿时欢快的身影。家乡的这条小巷,留下了我太多的快乐。它那古朴的气息、浓浓的情义都不曾离开,永远地尘封在我的记忆里。
点评
本文文辞优美,行文舒缓,娓娓道来,“石板路”“春风春雨”“屋檐下的小水潭”“秋天的稻谷”“冬天的积雪”一一登场,共同营造出故乡小巷的生活状态,丰富多彩,古朴美好。作文以“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出了小巷的四季之景,均突出了四季中独特的声音,而对于小巷的往事回忆,又都与这些声音有关,真正做到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