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衰败、萧瑟一直是秋冬的代名词,犹记林清玄于《季节十二帖》中所言:“霜已经开始降了,风徐徐的,泪轻轻的,为了走出黑暗的悲剧,我只好悄悄离去。我走的时候,感到夜色好冷,一股凉意自我的心头掠过。”
霜降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节气,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气。它不似立春那般和煦,充满生机,也不似大暑那般沉闷燥热,更不似大寒那般寒风凛冽。霜降仿佛是寒暖调和后的产物,使它具有了独特的魅力。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霜降时节,万物毕成,阳气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霜降时节要吃柿子,在那些地方的人看来,这样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强筋骨,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泉州老一辈人对于霜降吃柿子的说法是: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有的地方的人们在霜降这一天,会直接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新鲜香甜的柿子吃。
霜降时节,菊花盛开,是赏菊的好时机。古人也喜欢在霜降时节登高赏菊,至今一些地方仍会在霜降时节组织菊花会。
霜降时节,北方大部分地区已是秋收扫尾,即使耐寒的葱也不能再长了,有句谚语:“霜降不起葱,越长越要空。”在南方,霜降却是“三秋”大忙时节,割晚稻,掰玉米,收大豆,晒辣椒,摘菊花,采莲藕,挖红薯,可谓“霜降至,农事忙”。
与霜降有关的传统习俗还有很多。彼时,人们会登高远眺,秋季的山林,空气新鲜,大气中的浮尘和污染物较少,此时登高远眺,既可使心肺舒畅,同时还能看秋霜浸染红叶,令人心旷神怡。有的地方也会扫墓祭祖,《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除此之外,还有进补、贴秋膘、送芋鬼等习俗,各个地区的文化习俗各不相同。
霜降时节,看满园凋零的落叶和山野斑斓的色彩,就知道秋天快走到了最后。在这百兽储粮的季节,我们也该遵循大自然的指示,调养生息,迎接冬天的到来了。
点评
作者开篇引用林清玄的句子点出霜降时节的萧瑟之气,却在第二段一转,表达自己对霜降的喜爱之情。接着介绍霜降吃柿子的习俗,让我们联想到秋霜后的那一树红果。作者由北到南,思古联今,简略介绍霜降的众多习俗。最后由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节气带给我们的启示。在从容淡然又接地气的叙述中让我们体悟节气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