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哲学家帕斯卡说:“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好奇心促进我们思考,从而推动我们不断创新。但事实证明,一个人乐意去探索未知之境,除了拥有一颗积极探索、热衷“解谜”的好奇之心外,还需要有一颗肩担责任、坚持奋进的勇者之心。(开篇引用哲理性的名言,结合材料提出中心论点。)
好奇驱使个人探索,点点星火照亮世界。哥白尼在中学时代就对日晷的原理产生了好奇,经过不断努力,最终研究出太阳和地球的运动规律;瓦特在少年时期就观察到了火炉烧水时产生蒸汽,指引他发明了蒸汽机;李四光对家乡那些来历不明、形态各异的石头产生了好奇,进而推动他纠正地质界的错误理论。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好奇,是好奇指引着他们寻求真理之门。(对好奇心作出肯定,强调好奇心的积极作用。所举事例切合论题,语言整饬。)
探索之路从无坦途,心怀责任方得始终。作家托利曾说:“毛毛虫眼中的世界末日,我们称之为蝴蝶。”对未知的恐惧与探索是人类的本能,好奇心指引我们寻求真理,而责任心则鼓励我们攻坚克难。“火箭少女”周承钰是嫦娥五号探测器文昌发射场最年轻女指挥员。她自幼就对浩渺的太空充满了好奇,工作之后,这份好奇心逐渐转化为责任感,使得这个无论年龄还是个头都最小的小姑娘成为敢攀天梯、托举“嫦娥”的“大姐”。周承钰以发展国家的航天事业为己任,责任感让她实现了自我价值,为祖国作出自己的贡献。如果说好奇心是探求真理之路的路引、星火,那么责任感就是开启真理之门的钥匙。(承接上文,提出了“好奇心”之外的另一个要素——责任心。在论证方面,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方法多样。语言方面,多用长句,富有文采。)
好奇责任并纳入胸,业之精者为国为民。从某种程度上说,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就是对未知事物的探索,人类世界因探索未知而逐步发展。“两弹元勋”邓稼先放弃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国,为国防科研事业默默奉献几十年,填补了中国核科学事业的空白。当年,吴天一随部队来到青海高原,在支边建设中,许多战友患上了高原病,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严重的甚至心力衰竭。他决心一定要攻克这个难关。吴天一带领团队克服自身的高原反应,常年在高、偏、远的牧区现场采样、义诊、调研。白天,他们吃冷饭,喝冰水,晚上,在零下30多度的帐房里整理数据资料。最终创造了14万筑路大军历时5年高强度作业,无1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生命的保护神”这是筑路大军们送给吴天一最暖心的称呼。由此观之,好奇心与责任心共同指引着个人的探索之路,而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责任心是推动个体不断前进的关键因素。胸怀人民、国家乃至整个世界,才有可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讨论好奇心与责任心的关系,得出责任心对个人探索世界更为重要的结论,将视野开拓到家国情怀方面,丰富作文内涵。论证语言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这个是世界,有许多未知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好奇心和责任心,是一个人探索世界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该保持对世界万物的好奇心,保持探索的兴趣,勇担时代赋予之责,在不断奋斗的征程中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勇者,为民族,为社会,为国家,为自我!(总结全文,从当代青年的角度出发,发出倡议,用排比句增强语势,气势雄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