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范仲淹(一):心怀天下的楷模
范仲淹,宛如一颗璀璨星辰,在历史的苍穹中熠熠生辉,令我深深敬仰与喜爱。
他生于忧患,自幼家境贫寒,却未被困境打倒。在艰苦的环境下,范仲淹刻苦攻读,“断齑画粥” 的故事广为流传。正是这份对知识的执着追求,铸就了他深厚的学识与坚毅的品格。成年后,范仲淹步入仕途,他一心只为苍生谋福祉,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在地方任职时,他积极兴修水利、改革教育,努力改善百姓生活。每到一处,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听到百姓对他的赞誉。
最为世人称道的,当属他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伟大情怀。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景抒情,将自己对天下苍生的关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当时,他被贬谪在外,却并未因此消沉,而是心系国家命运,忧虑百姓疾苦。这种超越个人境遇的担当,让无数人为之动容。他以天下为己任,一生都在为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百姓的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无论是在朝堂之上直言进谏,还是在边疆抵御外敌,范仲淹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毫不退缩。
在当今时代,范仲淹的精神依然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他教会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要心怀天下,关心他人,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想要退缩时,一想到范仲淹的伟大抱负与坚韧精神,便又充满了前进的动力。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只有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社会紧密相连,人生才会更有价值。
我喜欢范仲淹(二):文学与思想的巨匠
范仲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文学与思想的巨匠,其作品深深吸引着我,令我沉醉其中。
范仲淹的文学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真挚,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他的诗词,或豪迈奔放,或婉约细腻,皆展现出非凡的艺术魅力。如《渔家傲?秋思》中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短短几句,便勾勒出一幅壮阔而又苍凉的边塞图景,将戍边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壮志豪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读着这些词句,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片烽火连天的塞外,感受到了将士们的艰辛与无奈,也领略到了范仲淹卓越的文学才华。
而他的散文,尤其是《岳阳楼记》,更是千古传颂的佳作。文章以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岳阳楼的壮丽景色,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豁达态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崇高境界,犹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这些文字不仅是文学的瑰宝,更是对后人的谆谆教诲,教导我们要超脱个人的喜怒哀乐,以宽广的胸怀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
范仲淹的文学成就,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品德修养。他将自己的理想、抱负、情感融入到每一篇作品中,使作品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不仅能感受到文字之美,更能汲取到精神的养分,学会如何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向上,如何在顺境中不忘责任担当。他的文学与思想,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也让我对他的喜爱之情愈发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