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一):校园风波后的理解
在校园生活中,同学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小摩擦,而我正是在一次与同桌的矛盾中,学会了换位思考。
那天上午的数学课,老师布置了几道难题让我们思考。我正绞尽脑汁地计算着,突然,同桌的胳膊肘猛地撞了我一下,我的笔在作业本上划出了一道长长的痕迹,作业瞬间变得乱糟糟。我顿时火冒三丈,冲着同桌大声喊道:“你干什么呀!没看到我在写作业吗?” 同桌一脸无辜地看着我,小声说:“我不是故意的。” 可我正在气头上,根本听不进去,一整天都没再跟他说过话。
下午放学时,同桌收拾书包时不小心碰掉了我的课本,我正想再次发火,却看到他急忙蹲下身子,小心翼翼地捡起课本,还不停地说着 “对不起”。看着他那紧张又愧疚的模样,我突然想到上午自己对他的态度,是不是太过分了呢?他当时也说不是故意的,也许真的只是不小心,就像他刚才碰掉我的课本一样。我开始站在他的角度思考,如果我在认真做事时不小心影响到别人,却遭到对方劈头盖脸的指责,心里肯定也会很难过。
想到这里,我有些不好意思。第二天,我主动跟同桌道歉:“昨天是我不好,不该冲你发脾气,你别往心里去。” 同桌听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说:“我也有错,以后我会注意的。” 从那以后,我们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遇到问题时,也都会先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这次经历让我明白,换位思考能化解矛盾,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我学会了换位思考(二):家庭分歧中的成长
在家庭中,我也经历了一次难忘的换位思考,让我与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周末,我本打算和几个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可妈妈却突然说要带我去外婆家。我一听,心里十分不情愿,因为我早就和朋友约好了,而且去外婆家总是感觉很无聊。我跟妈妈说:“我不想去外婆家,我要和朋友出去玩。” 妈妈听了,脸色变得有些不好看,说:“外婆好久没见你了,很想你,我们不能让她失望。” 我却觉得妈妈一点都不理解我,心里委屈极了,和妈妈僵持着。
晚上,爸爸知道了这件事,他把我叫到身边,耐心地说:“宝贝,你有没有想过妈妈为什么一定要带你去外婆家呢?外婆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她最开心的就是能看到你。妈妈作为女儿,想多陪陪自己的妈妈,这是她的孝心。而你因为和朋友的约定不想去,那你设身处地为妈妈想想,她会有多为难。” 听了爸爸的话,我陷入了沉思。我开始想象,如果我是妈妈,一边是自己的妈妈盼着见面,一边是孩子的不情愿,心里肯定会很无奈、很伤心。
第二天,我主动跟妈妈说:“妈妈,我们去外婆家吧,我也很想外婆了。” 妈妈听了,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到了外婆家,看到外婆那高兴的样子,我也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这次经历让我学会了在家庭中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苦心,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温馨和谐。